課程大綱3
「一學期」的個體經濟學課程(3學分):
2.適用系別:資訊管理系
教材大網:
1.適用系別:休閒事業管理系
教學目標:
1.使學生了解消費者、廠商之基本行為與市場運作等理論(知識)
2.能具備基本需求、供給的知識、判斷、及分析能力(技能)
3.能具備企管人員的專業判斷與分析態度(態度)
4.能判斷個別市場的重要議題及其可能影響分析(其他)
教材大網:
單元主題 | 內容網要 | 教學參考節數 |
經濟學導論 | 1.簡介經濟學概要 | |
供給與需求 | 1.需求、供給的意義
2.需求、供給的影響因素 3.市場均衡與調整 |
|
供需量對價格的反應程度 | 1.彈性的意義與種類
2.彈性的計算 3.影響彈性的可能因素 4.彈性的應用 |
|
消費者選擇 | 1.無異曲線之意義與應用
2.預算線之意義與應用 3.消費者均衡條件 |
|
成本與廠商決策 | 1.生產的長、短期
2.生產者均衡條件 3.長、短期成本圖形與推導 4.內部經濟與外部經濟 |
|
完全競爭市場 | 1.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
2.個別廠商面對的市場需求 3.個別廠商的短、長期均衡 4.產業的長期均衡 |
|
不完全競爭市場 | 獨占、寡占、壟斷性競爭等市場介紹 | |
市場與管制 | 1.各種政府管制政策的介紹
2.政府管制政策對市場均衡之影響 3.福利水準概念介紹 4.實例應用 |
|
總體經濟的衡量 | 1.GDP、GNP之介紹
2.物價指數 3.失業率 |
|
總合供需分析 | 1.AD、AS曲線介紹
2.均衡所得與價格 3.經濟體短期、長期的均衡 |
2.適用系別:資訊管理系
教學目標:
1.使學生了解消費者、廠商之基本行為與市場運作等理論(知識)
2.能具備基本需求、供給的知識、判斷、及分析能力(技能)
3.能具備企管人員的專業判斷與分析態度(態度)
4.能判斷個別市場的重要議題及其可能影響分析(其他)教材大網:
單元主題 | 內容網要 | 教學參考節數 |
課程簡介 | 1.課程目的、進度、評分方式 | 1 |
需求、供給 | 1.需求、供給的意義
2.需求、供給的影響因素 3.市場均衡與調整 |
5 |
彈性分析 | 1.彈性的意義與種類
2.各類彈性的計算 3.影響各類彈性的可能因素 4.各類彈性的應用 |
3 |
供需與政府政策 | 1.各種政府管制政策的介紹
2.政府管制政策對市場均衡之影響 3.實例應用 |
3 |
市場效率分析 | 1.福利水準概念介紹
2.消費者剩餘與生產者剩餘之圖形與計算 3.實例應用 |
3 |
效用理論 | 1.無異曲線、預算線之意義與應用
2.需求曲線之導出 3.消費者均衡條件之計算 |
6 |
生產、成本理論 | 1.生產函數與長、短期
2.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之意義與應用 3.生產者均衡條件之計算 4.產出彈性、規模彈性、及替代彈性 5.長、短期成本圖形與推導 6.內部經濟與外部經濟 |
9 |
完全競爭市場理論 | 1.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
2.個別廠商面對的市場需求 3.個別廠商的短、長期均衡 4.產業的長期均衡 |
6 |
獨占競爭市場理論 | 1.獨占市場的特徵
2.獨占廠商的均衡 3.差別取價 4.獨占廠商的定價 |
6 |
寡占競爭市場理論 | 1.寡占的特徵
2.寡占廠商的行為 3.聯合行為的形成與瓦解 |
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