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大綱2
「一學期」的經濟學課程(3學分):
教材大網:
教學目標:
本課程主要是在培養同學對市場的供需、相關概念、及其應用能具一定的程度,並了解經濟體系之各項指標,如所得、價格、失業等之計算與變動原理,且能利用圖形做簡單的原理分析或說明。教材大網:
單元主題 | 內容網要 | 教學參考節數 |
一、課程簡介 | 1.課程目的、進度、評分方式 | 1 |
二、需求、供給 | 1.需求、供給的意義
2.需求、供給的影響因素 3.市場均衡與調整 |
8 |
三、彈性分析 | 1.彈性的意義與種類
2.各類彈性的計算 3.影響各類彈性的可能因素 4.各類彈性的應用 |
6 |
四、供需與政府政策 | 1.各種政府管制政策的介紹
2.政府管制政策對市場均衡之影響 3.實例應用 |
6 |
五、國民生產毛額的衡量 | 1.GDP、GNP之介紹
2.物價指數 3.失業率 |
6 |
六、簡單的Keynes所得決定理論 | 1.國民所得恆等式
2.Keynes45∘線圖形 3.均衡國民所得計算與乘數理論 4.影響均衡之各部門因素 |
9 |
七、利率、貨幣 | 1.貨幣市場介紹
2.貨幣供、需與流動性偏好理論 3.貨幣乘數 |
6 |
八、總合供需模型 | 1.AD、AS曲線介紹
2.均衡所得與價格 3.經濟體短期、長期的均衡 |
6 |